管理学院根植于高水平中医药大学学科建设基础,以“中医药+管理/心理”为定位,发展中医药相关的管理与心理学科,打造蕴含医药特色优势的管理与心理相关专业,致力于复合型、应用型人才培养。

学科专业:
研究生专业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、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点,培育医药领域中的高层次管理、心理研究人才。
本科专业覆盖管理学、理学两个学科门类,有市场营销(含国际营销方向)、劳动与社会保障、公共事业管理、应用心理学、健康服务与管理等5个本科专业。其中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1个,应用型专业3个。
教育教学:
现有天津市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1个,天津市级“金课”1门,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,市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。出版各级各类教材近70部,混合式课程改革项目5项。
师资力量:
现有博士占教师总数80%,有天津市教学名师1名,青年教师中有“131”二、三层人才等。多数教师具有行业背景,为“双师型”教师,同时与企业开展人才培养合作,聘请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到学校为本科生上课。
科学研究:
以“中医药+管理/心理”为定位,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,获得多项奖励,在企业横向项目研究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。近三年发表SCI/SSCI/CSSCI等论文多篇。
学生培养:
通过举办“知行杯”科技节、市场营销大赛、“学海杯”论文竞赛、心理技能大赛等学术类活动,以第二课堂辅助人才培养,重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,学生获得国家级大创项目资助等,获得国家级“互联网+”学生竞赛奖励,近3年学生发表论文50余篇,本科生考研比例逐年上升。根据第三方大数据调研公司麦可思(Mycos)报告结果,管理学院本科就业薪酬排名位居学校前茅。
国际交流:
与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、默多克大学,美国北阿拉巴马州立大学,英国北安普顿大学建立海外合作平台,建设“2+2”、“3+2”等多种培养模式,培养和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国际交流项目,结合学校的英国诺丁汉大学夏令营、泰国夏令营等项目,积极推动学生国际交流活动,开拓学生国际视野。
科研平台:
有天津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,同时建设应用心理学实验教学区。学生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能完成营销决策、市场调研、物流、贸易、生产、ERP、电子商务等多个管理类教学实验;有生物反馈、脑电等多个专用仪器设备,在基础心理、生理心理研究方面提供技术支持。
实践基地:
学院积极为学生建立实习实践基地,目前有近40家校外实习实践基地,其中包括辉瑞、赛诺菲、卫材、康哲等大型医药企业;职业病防治院、安定医院等医疗结构;格莱德、圣安米悦等心理咨询公司。这些实习实践基地每年接收我院不同专业学生的开展实践实习活动。
毕业去向:
学院毕业生可继续攻读管理类、心理类及相关专业的硕士、博士学位。毕业后可在教学、科研、医疗、管理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市场营销、社会保险保障、公共卫生管理、健康管理、心理相关岗位工作。
管理学院认真落实“做实健康相关专业”战略规划,在教育教学、科学研究、服务社会、传承文化等各个方面坚持自身特色,稳步提高综合实力,努力建设特色明显、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学院。